第170章:做戲
鄭夫人面色立馬難看起來,桃紅冷哼,上去就給了女子一巴掌。
「不瞧瞧自個兒是什麼東西,老爺還沒發話呢,就敢與我們夫人姐姐妹妹的相稱。」
「你…!」
「夫人…進…府。」正當幾人劍拔弩張時,鄭大人似乎清醒了些,踉蹌著腳步搭上那女子的肩。
瞧見這番模樣,鄭夫人心下又是一陣難過,卻也知道家醜不可外揚,連忙與女子一起把鄭大人扶回府裡。
入了府關上大門,方才還酒醉不已的鄭大人一下站起身。
鄭夫人愣住:「老爺……」
「來人,把這個女子給我關到柴房,沒有我和夫人的吩咐,不許放出來。」看都不看女子驚愕的模樣,鄭大人扶著有些發疼的腦袋道。
那女子還未來得及說話,便被小廝捂著嘴拖了下去。
」老爺…你沒醉?」鄭夫人抹了抹眼淚,心下徹底放心了,老爺還是她的老爺,性子都沒變。
「夫人可是擔憂了?還記得我讓你準備的解酒藥嗎?幸虧這個葯,我才能不醉。」
鄭大人揉著腦袋,這葯雖好,就是腦袋疼。
「老爺定是頭疼,妾身早早便讓人準備了醒神的湯,老爺喝一些吧……」
「嗯,對了,那個女子,不要讓她跑了。」鄭大人低聲吩咐,可眉頭皺著就沒放下來。
從那日穆驍離開後,他的人便告知他當日穆驍便離開了,到現在都還未有消息,也不知怎麼樣了。
而此時的穆驍,已經守在李勇家一天一夜了。
剛來的時候他便打聽了,李勇並沒有回家,而且村子裡來問他的人已經有三撥了。
那就說明,李老闆的人已經追到這裡來了。
穆驍便在李勇家後面的山上找了棵大樹躺著,餓了就去林子裡打兩隻野味躲起來烤了吃,渴了就喝溪水。
他相信,李勇肯定會回來的,他去過李勇的家,李勇還有妻兒,就算是逃跑,應該也會回來說一聲。
穆驍躺在樹上閉目養神,肚子咕嚕嚕的已經叫了兩回,可是他還是不想去找吃的。
這兩日,隻要一吃東西,他的腦子裡便會浮現棠溪做的吃食,這樣一來,他吃什麼都感覺無味了。
而就在此時,穆驍聽到了的一陣開門的聲響。
身影瞬間從樹下落下,悄無聲息的往李勇家跑去。
貼近房門,穆驍隻覺房內安靜異常,輕輕推開窗戶的一條縫。
他看清了裡面的情形,李勇的妻子被一個大漢五花大綁綁在椅子上,而李勇正痛哭流涕的跪在一邊。
「你們要殺就殺我,不關我媳婦兒什麼事,她什麼都不知道!」
穆驍又推開一點窗戶,發現李勇的妻子小腹隆起,應當是懷孕了,怪不得李勇那麼崩潰。
一個大漢將匕首扔到李勇面前,道:「那你就自我了結,別到時候又讓你這媳婦兒賴上我們主子。」
李勇拿起刀,猶豫著往肚子上放,就在這時候,外面冒起濃濃的煙霧,緊接著便有人大喊:「李勇家走水了!快救火!」
之後便是一陣腳步聲,那大漢面色一緊,抽出另一把匕首捅向李勇。
穆驍及時破門,一腳踹向大漢,反手奪過匕首挑斷大漢的手筋腳筋,大漢倒下,而就在此時,李勇奮起奪下穆驍手中的匕首,一把捅向大漢的肚子,大漢抽搐兩下,徹底沒了氣息。
「你做什麼?!」
「不殺了他,我就得死!」李勇拿著沾滿皿的刀子死死的盯著穆驍:「你,是不是也要來殺了我!你們李老闆可真夠狠的,利用完了人就要滅口!」
「我可不是李老闆的人,我是俗世居的。」穆驍冷冷道,見李勇愣住,一把打掉匕首,將人控制住,順道撿了根麻繩將人捆起來。
這時,有鄰居來敲門:「李勇,你幹什麼呢?大晚上說走水了,結果就一個火堆,你是不是有病?」
剛才眾人聽見有男人喊了聲,都以為是李勇回來了。
穆驍刀尖抵在李勇的脖子上,威脅道:「該怎麼說話,你應該知道。」
「哦,我剛才回來見家裡冒煙以為著火了,我擔心我媳婦兒,才叫的,你回去吧,我媳婦兒衣服沒穿,也不方便給你開門。」李勇高聲解釋,很快門口的腳步聲便沒有了。
見安靜了,李勇這才看向穆驍,瞧見穆驍的眼神,隻覺全身冷的厲害:「你,你到底想怎麼樣!」
「回到福壽樓繼續做事。」
「可常老闆都被問斬了……」
「他出來了,你隻要繼續回去做事,不然,我現在就可以讓你死在這兒。」穆驍眯眼。
那股肅殺之氣竟是讓李勇感到比大漢威脅他的時候還要可怕,不由連連點頭。
第二日,常老闆大張旗鼓的開始裝修酒樓,更擺滿一排的小吃,請了個捕頭站在一旁,笑呵呵的看著大家。
「各位父老鄉親,之前有些誤會,好在,青天老爺還了在下一個清白,為了讓福壽樓重新開業,我決定這一排的小吃都是免費的,大家可以隨便吃。」
「常老闆,誰還敢吃你家的東西啊?上回不就吃死過幾個人。」
「就是,要我說,這老天就是偏心,光顧著這樣的人!」
人群中此起彼伏的說著風涼話,常老闆面色微僵。
想不到他離開幾日,福壽樓在百姓中的口碑已經變成了這樣。
可到底做了那麼多年,常老闆也不是白混的。
當即便沉了臉:「還請各位說話要管住嘴!福壽樓是吃死過人,可是那是被人栽贓陷害!現下已被查明,我也賠償了家屬。」
說完,眾人還是一臉懷疑不相信。
常老闆回頭給那捕頭使了眼色,那捕頭便冷臉上前:「我是遠山鎮衙門的捕快,我們衙門證明下毒的事情與常老闆無關,且下毒之人早已被抓捕,這是鄭大人的證明。」
說完,捕快直接把一張紙貼在福壽樓不遠的公告欄上。
眾人立馬圍了上去,發現上面還真是鄭大人的官印。
因著鄭大人剛來遠山鎮上任,王主簿因為摸不透所以配合鄭大人幾回,而鄭大人做的都是利民的好事,所以百姓們對鄭大人的印象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