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除夕夜宴(9)
往年的除夕夜宴,景仁帝頂多待過半場,便會去休息一陣,讓百官自行慶祝。
可今晚,除了彭貴妃突發急症那會兒,景仁帝未再離開大殿。
但因景仁帝走下龍椅與百官對飲,讓受寵若驚的臣子們放鬆了心情,少了許多束縛,自在不少。
於是,時辰不早了,大家的興緻卻不減。
宋時玥不緊不慢的,將自己的發現告訴顧玉宸。
「那個白芷若,實在太詭異了。」
「我以為你會糾結沒當面與曹妃對質。」
沒想到她在遺憾沒有跟上白芷若,探個究竟。
宋時玥翻了他一眼,「我是腦神經有受到損傷,敏銳度和警戒心有所下降,但還沒有影響到我的智力,常規的判斷能力,我還是有的,好不好?」
當時,根本不是戳穿曹妃謀害彭貴妃的時機。
如果她頭腦發熱沖了進去,首先被滅口的就是魏太醫。
證人都沒了,死無對證。
而當時暖閣內全是曹妃的人。
她一個與曹妃敵對的人,還不得被反誣一個謀殺罪。
雖然他們的指控未必會成立,但陡然的惹來一身騷,可不是她想看到的。
而且現在也不是動曹妃的時候,他們得先搞清楚,與曹妃通姦的那個神秘王爺,到底是誰?
宋時玥總覺的神秘王爺的身份,並不像秦湘說的那麼簡單。
提到秦湘,那女子還挺沉得住氣。
上次被宋時玥拒絕合作後,再沒有與她聯繫過。
「夫人,那個白芷若,我們不是查過嗎?除了布鋪背後供貨的金主可疑,其他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大概是真的很有天賦,受到貴人們的欣賞。」
他們是懷疑背後供貨的人是鎮西王和袁大將軍,但一直停留在猜測,並未拿到實證。
而且白芷若,也隻負責設計銷售製作出來的成品,布匹的貨源渠道,她並不管理。
「越是這樣,我越覺得她可疑。」
摘的太乾淨了。
「我已命人在南疆,購置了許多土地,開春天暖了,全部播種棉花。」
白芷若的依仗就是稀有的棉布,價格要比顧氏布莊低上許多,佔盡了先機。
那他就大量種植,降低成本,與白芷若身後的人好好競爭一番。
看看能不能逼出那個幕後的人。
宋時玥撇撇嘴,「那還得到棉花收穫時,有得等了。」
顧家布莊為了不讓白芷若所在的布鋪一家獨大,在他的幫助下印製了色彩豐富的布面,可成本太高,價格戰,隻是一時之計,長久不得。
「這個白芷若讓我們投入的時間、精力、財力都太多了。」
宋時玥不甘心道:「一定要儘快找出破綻。」
如果她是無辜的,那麼就趕緊停止這一切不良的競爭。
縱使顧家有萬貫家財,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但如果白芷若不無辜,他們也要換個方式對付了。
「好啦,好啦,今日是除夕,別想那些費腦子的事,你隻要盡情享受美食,快樂就好。」
顧玉宸輕聲哄著她,「沒看到皇上都不在意了嗎?你也別過度操勞。」
席位前方,太子不知何時竄到了楚王那桌,在楚王目不所及之處,與那滕妾喬雯雯眉來眼去。
手腳也不嫌著,一會兒伸手揩揩油,一會兒探腳蹭一蹭。
哎呦我去!
宋時玥這個角度,將太子的齷齪、喬雯雯的淫蕩,看的清清楚楚。
那景仁帝的方向看去,豈不是更精確?
可皇上一直是睜隻眼閉隻眼,既沒有斥責也沒有警告。
這是把楚王完全棄之於皇權之外了,就徹底不在乎了嗎?
而身為當事人的楚王,難道就真的對太子與喬雯雯的小動作,毫無察覺嗎?
還有皇後和曹妃,這兩人明明也看到了,臉色異常難看,卻也沒有再派人過去警告。
這是怎麼了,大家集體失明了嗎?
就連楚王周圍的官員都看不到,都沒有人出來指責嗎?
言官呢?
宋時玥看向都察司眾官員集中的地方。
好傢夥,喬毅一人向所有都察司同僚敬酒,眾人醉態百出,是趴、是坐、是卧,就連田望山都靠在殿柱下喘息,唯他一人清醒的站著。
喬毅這是看到自己庶女的放浪形骸了,在為她遮掩。
可他就不想想,擋得住督察司的人,還能擋得住其他的官員嗎?
宋時玥環視四周,席位靠後的官員早已放開了拘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行酒令,談古今。
沒有人關注楚王那頭。
就連楚王正對面的趙家人,都背轉身子與鄰桌的人談笑。
呵呵,不管是裝的沒看到,還是真的沒去關注,整個大殿居然沒有人在意楚王那桌的動靜。
啊,不!還有兩人除外。
袁素芳和喬安安的眼睛在噴火。
「時辰不早了,是不是該提醒父皇早點兒散了吧?」
再待下去,恐怕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前面有彭貴妃中毒之事,宋時玥可不想大過節的讓自己的心情再添堵。
顧玉宸點頭,尋了機會找到德公公,讓他提醒皇上該散席了。
再不散,就會有不少人出糗了。
景仁帝早坐不了,若不是早前收到消息,有人要在宴會上行刺,而他想抓住刺客,早就走了。
可暗中都布局好了,他也沒有因為彭貴妃的原因而提前離席,那些刺客卻一直沒有出現。
莫非是幕後人改變主意了?
或者,彭貴妃中的毒是替自己擋了災。
那毒是沖自己來的?
不對,應該是彭貴妃中毒的事,意外破壞了行刺之人的計劃,取消了行動。
想到這兒,景仁帝不想再待下去當誘餌了。
這個大殿快成淫亂之地了。
空氣都渾濁了。
景仁帝起身,德公公會意,立刻給喜公公使眼色。
沉浸在醉生夢死之中的人,冷不丁的聽到喜公公尖利的嗓音。
「宴席結束,百官離宮。」
顧玉宸帶頭說道:「恭送皇上!」
趙家人和廣平侯眾人立即跟上。
恭送之聲此起彼落,景仁帝環視一圈兒。
這就是他的文武百官,一旦放開約束,糗態百出。
景仁帝憤憤的一甩袍袖,大步離開太和殿。
景王和景王妃跟上去護送。
餘下的人,尚存意識的,歪歪扭扭的出宮,無意識的被太監們架出了宮。
皇後和曹妃齊齊上前,揪住各自兒子的耳朵,準備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