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被害?侯府真千金殺瘋京城

第624章 調查假銀(5)

  

  長寧公主冷笑一聲,「你父皇聽信讒言,派人抓本宮過來。」

  「抓?」

  睿王覺得很是不可思議,「姑姑在說笑吧?」

  「你看看德慶那副嘴臉,本宮像是在說笑嗎?」

  睿王看向綳著臉的德公公,再看一看景王和宋時玥。

  「有誰能告訴我發生什麼事了嗎?」

  景王拍拍他的肩,「先上金鑾殿,回去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其實就是景王都是一頭霧水呢,從公主府離開,他就想找機會問宋時玥,但始終沒有找到機會。

  一路上,宋時玥更是神情嚴肅,閉口不言,隻能是見到皇帝和百官再了解了。

  金鑾殿上,喬毅和先前的那位蘇大人在看到事情已脫離了他們原本的計劃後,雙雙再沒有說過話,安靜的聽著大殿上的議論。

  喜公公比景王他們先一步回來,帶回來了那位楊主事。

  「啟稟皇上,奴才去的及時,再晚半步,這位楊主事就要離開京城了。」

  景仁帝深深的看了眼匍匐在地的楊主事。

  「聽聞楊愛卿在除夕夜受了重傷,不在府中靜養,計劃去哪兒?」

  大冷的天,楊主事額頭冒著豆大的汗珠,四肢顫抖著,就連說話時都能夠讓人聽出牙齒的磕碰聲。

  「皇、皇上,臣、臣聽說金閣寺的凈水大師醫術高超,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療傷辦法。」

  「哦?難道太醫院的太醫治不了你的傷嗎?」

  「臣那晚被打斷了腿骨,沒能接好,是李院正建議微臣前往金閣寺,尋凈水大師治療骨傷的。」

  劉文棟問道:「即使如此,楊主事坦然相告便是,為何會恐懼的顫抖?」

  「是啊,楊主事又不是第一次這麼近的面見天顏,為何這麼害怕?」

  宋正宜也覺得很奇怪,「莫非……楊主事知道自己被帶來金鑾殿所為何事,而你心中有鬼?」

  「不不不,下官沒有,下官隻是被喜公公和禁衛軍的陣仗嚇到了。」

  楊主事極力為自己辯解,「皇上,微臣以為,是因為自己久未上衙,被皇上責怪,害怕受到責罰,恐身上的傷會承受不住,才會如此懼怕。」

  「楊主事,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你當真是因為傷上加傷,而不是心中有鬼,才會全身顫慄?」

  顧玉宸說話間,已站到了楊主事身旁,居高臨下的看著他。

  「本官擔任戶部尚書以來,制定了許多戶部官員需要遵守的規章制度,楊大人可還記得?」

  「記得記得。」

  「那好,戶部規章制度第一條,就是不得貪,你這麼害怕,是不是貪墨了銀兩?」

  「尚書大人,下官時刻謹記著規章制度,絕沒有做貪贓枉法的事,下官謹記您的教訓,戶部的人員一定要忠於皇上,忠於大楚,忠於百姓。」

  當最後一個字音落下時,楊主事已經不再發抖了,反而神情坦然起來。

  他重新梳理了一下思緒,擡起頭,恭敬的對景仁帝說道:「皇上,是臣想偏了,真的以為喜公公奉旨帶微臣上殿,是因為皇上要責罰微臣數日沒有上衙門辦差。」

  趙老丞相沉下聲說道:「楊主事,吾皇一向以仁治國,從未有過胡亂判罰官員之事,你怎麼能夠冒出這樣的想法來?」

  「丞相大人說的是,都是下官一時思想偏頗。」

  他的話讓人不足以相信,可他的神情卻比剛來之時平靜了許多,坦然了許多。

  似乎他真的是一時之間想岔了。

  景仁帝示意劉文棟,將記錄簿遞給他看。

  「西境北境的將士,入京狀告戶部發放假銀子,充作軍餉,你可知曉?」

  馬參將和張將軍是昨日傍晚入的京,消息靈通的人,昨夜就已經知道了假銀子一事。

  但這位楊主事卻好像完全不知情,他面露詫異。

  「用假銀子發放軍餉?怎麼可能?軍餉都是從國庫走的銀子,怎麼會有假的?」

  劉文棟指了指記錄簿上的記錄,「楊主事,發現的假銀子,正是你當初檢驗記錄的。」

  「下官檢驗的?」

  楊主事震驚的瞪大了眼睛,「劉大人,下官雖然官職不高,卻在戶部待了有二十年之久,專職負責金部出入銀的檢驗,從未有過差池。」

  「那你好好看看這記錄,再看看這箱子裡的銀子。」

  劉文棟指了指一旁的幾口箱子,裡面的銀塊大多被斷開,能夠明顯的看出,中間有色差分層。

  「這……這中間是鉛嗎?」

  楊主事震驚的看看顧玉宸,再看看皇帝,見皇帝擡了擡下巴,他大膽的跪爬過去,拿起一塊銀錠細瞧。

  「這上面的編號,確是戶部打上去的,可這樣的銀錠,微臣從未檢驗過。」

  大理寺卿蔡弘聞言,問道:「這記錄簿上有你的簽名,合該是你打上的編號,你怎麼說從未檢驗過?」

  楊主事看向記錄簿上的簽名,「這簽名像是我簽的,可下官沒有印象檢驗過這批銀子。」

  他抓住銀錠,再次細瞧,「這銀子從外觀上看,與普通的官銀別無二緻,分量若不做比較,也難以察覺,可若真正的檢驗起來,也是可以驗出差別的。」

  他擡起頭,向景仁帝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皇上,微臣的確沒有驗過這批銀子,如果真的檢驗過,絕不會讓它入庫的。」

  「那這上面明明有你的簽名,你又如何辨說?」

  「皇上,臣真的不知道此事,臣冤枉,求皇上明察。」

  顧玉宸雖然入主戶部時間不長,但他禦下很有方法,對屬下們也是做過詳細了解的。

  對於楊主事檢驗真假銀子的本事,很是認可。

  他最初以為,楊主事是被長寧公主收買了,故意放水,可此刻楊主事的神情告訴他,事情另有蹊蹺。

  戶部左侍郎比顧玉宸待的時間長,對這位楊主事很是熟悉,見他否認了自己的失誤,不由的為他說情。

  「皇上、諸位大人,微臣與楊主事共事也有十年了,對他的為人還是有所了解的。

  因為膽子小,他行事一向謹慎,認真,辨別真假銀子的本事,倒是戶部數一數二的。

  若這些銀子真的經過他的手,絕不會被漏掉的,請皇上與諸位大人明察。」

  戶部其餘幾人,也紛紛上前,表示相信楊主事的人品。

  顧玉宸提醒楊主事,「你再仔細瞧瞧,這上面的簽名和日期,可有想到什麼?」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