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540章 紀家被騙吧
,
葉清忽然想起錢老爺的事來,她看了他一眼,試着問道:“你對你娘親還有記憶嗎?”
莫策搖了搖頭,“我一歲不到就到了府上,對她已經沒什麼記憶了。”
“你爹,沒有和你說過她的事嗎?”
莫策愣了一下,默默在錢君寶的記憶深處挖出這些回憶,想得腦仁兒有些疼。
過了很久,他才回道:“沒有,一提到他就歎氣,有的時候一整天都不吃不喝。”
葉清張了張嘴想和說他娘親的身份,又覺得這事連他都不知道,那自己又是怎麼知道呢?
到時候她怎麼解釋。
看來錢君寶親生父母的事,自己不能親口和他說,到時候應該想個辦法讓錢君寶知道才是。
或許可以留下一封書信?
隻不過仿造一封信,現在暫時有點難度。
以後再用錢君寶親生父親的口吻,寫一封信箋出來,看看能不能把這事給說開了。
主意打定,葉清沒有再和他聊這個話題,而是很快躺進被子裡說道:“早點休息,明天還要去紀府。”
“好。”雖然莫策不怎麼困,不過還是點頭,然後躺下輕輕擁着她。
心裡突然冒出,想要是白天他也能出來就好了。
第二天上午,周耀祖就派人過來說人參已經準備好了。
他沒讓人送過來是因為都是貴重的藥材,所以要葉清親自過去檢查之後再交給她。
葉清和錢君寶過來之後,周耀祖直接就把人參給了葉清。
檢查了周耀祖準備的三根人生之後,葉清又讓人給紀夫人的房間熏了一遍煮着的醋氣。
一個時辰之後,她看着周耀祖說道:“現在麻煩周老爺一個時辰之内準備好半個房間的冰塊讓人對着冰塊扇風,并且這幾天,房間裡都要保持涼爽。”
“要那麼多冰塊?恐怕弄不到啊!”
葉清想了一下道:“那你就準備今天的冰塊,明天以後的我來想辦法。
我相公先留在這裡,我回去拿我要用的藥具,還要去買一些我要用到的東西再過來。”
“我派人替你去拿?”周耀祖馬上說。
“不必,那些東西很珍貴,我藏着,其他人不知道。”
葉清一眼未看周耀祖,淡淡說道,不過語氣還是溫和的。
不過,周耀祖還是皺了皺眉頭,既然這樣,之前過來的時候為什麼不直接帶過來?
難不成怕他不給她人參嗎?
周耀祖回神,有些語氣淡淡的吩咐:“蘭兒,送錢夫人回府。”
“是。”一個十六七歲的丫鬟走了過來,沉默着站在葉清身後。
葉清看了一眼蘭兒,沒有說什麼,和錢君寶是說了一聲很快回來,然後徑直走了出去。
走出紀府,葉清突然發現外面站了不少人,看見葉清出來就一窩蜂的開始指指點點。
“就是她啊?”
“年紀這麼小,能有什麼醫術?”
“聽說她打了包票能治好紀夫人,還把鐘大夫都趕出來了。”
“黃毛小丫頭,就算從娘胎裡學醫,也比不上鐘大夫吧?這周老爺是不是傻了?”
“沒聽說嗎?錢君寶是藥王的弟子,他也在裡面幫忙,說不定人家夫妻真有本事治好紀夫人呢?”
“錢君寶是藥王的弟子,我怎麼沒聽說過?”
“我看啊,周老爺還是被他們給騙了!”
“我聽說呀……他們都和周老爺立下字據了,要是治不好紀夫人要賠好幾萬兩銀子呢?!”
“媳婦要巧,郎中要老!這小娘子就是瞎胡鬧吧!”
“反正我是不相信他們能治好紀夫人的,這城裡最少都來了十幾個大夫了,連建州的大夫都來過。
紀夫人肚子疼好幾年了,就這胖丫頭能治好她的病?該不會騙錢的吧!”
“應該不會吧,錢家也很是大富之家。”
“那也是人錢大少爺的,錢君寶不過是個庶子罷了!”
“我看她不驚不懼,很是淡然,說不定真有本事,不然周老爺多精明的人啊,也不會被他們忽悠了!”
“這叫病急亂投醫,死馬當成活馬醫吧!”
“不管如何,我都不信他們有那本事。”
“肯定是被她給騙了。”
“……”
人群議論紛紛,葉清心裡暗暗冷笑,心中有了數。
這些話看來不隻是那個鐘大夫說出去的,還有周耀祖在裡面摻和吧。
現在的人對青皮後生和黃毛丫頭行醫,一直采取不信任的态度。
他們這是要把她和錢君寶架在輿論的火上烤,呵呵!
葉清繼續往前走,蘭兒跟在後面有些詫異的樣子,故意看了一眼葉清的反應。
被這麼多人指指點點的,沒想到葉清還那麼淡定。
到了錢府。
“你在這遊廊等我就可以了,我一會兒就過來。”葉清說完也不等蘭兒回話,直接就往青竹院走去。
進了院子,冬雲看見她回來了,過來給她見禮,“二少夫人,寶少爺怎麼沒和您一起回來?”
葉清停下腳步,說道:“他還在紀府給紀夫人看病,我先回來取點東西。
你去給我拿一把遮陽傘,剛才忘帶了,一會我帶走。”
“是。”
說完葉清就進了屋,并且關上了房門上了門栓。
一坐下,她就閉上眼進了空間。
三根品相都是極品的百年老人參,賣給空間商店,居然隻可以換到兩萬多金币。
葉清有些失望,這其中有一根還是七八百年的呢。
咬了咬牙,葉清留下一根兩百年的小人參做種。
另外兩根換了一萬八千個金币,加上其他東西賣一賣勉強湊到了兩萬金币。
她看了看商城裡的東西,若是兌換微型腹腔手術機器人來做這個手術,就需要20多萬金币。
更别說加上其他藥劑了,那沒30萬金币的話,根本不夠的。
她之前詢問了一下周耀祖,她手裡的這三根人參若是曬幹之後可以賣到五千多兩銀子。
這樣算起來,五千兩換到2萬金币,可太劃算了啊。
比起買豬羊那些省錢多了。
可惜這種東西就算周家的藥材行,一年也收不到十幾根。
這還是因為紀夫人丈夫原先在丹州當官的原因,才能有這個數。
本地普通的藥材商人一年都弄不到一根,這東西在建州這一帶是不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