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大壯哥帶着村裡人給邊境運送糧食?”
阿臻臉上顯出不可思議。
“回殿下,影衛傳來消息,确實是這樣的。”
何順恭謹的回話,他得到消息時和阿臻一樣吃驚。
送往邊境的糧食被劫,七天後才傳到京城,皇上氣的砸了手裡一盞墨。
沒想到白大壯這個老實的莊稼人,竟然做出這樣大的壯舉。
阿臻沉思不語。
前些日子影衛傳來消息,說白大壯種的紅薯大豐收,現在就堆在白家後院裡呢。
他本來還在等着白大壯來京城給他送紅薯,卻沒有等到他啟程的消息。
消息再次傳來,就是白大壯已經押送糧食去了邊境。
“殿下,這下子大将軍會有救了。”何順說道。
大将軍在邊境和敵國苦戰,卻背刺一刀。
幾萬軍的糧食被劫走,萬一鬧了兵變怎麼辦?
“大壯哥從來沒有出過遠門,也不知道這糧食能不能運到。”阿臻喃喃自語。
何順一臉都不擔心,笃定的說道:“有小圓寶的福運,這批糧食肯定能運到邊境。”
阿臻沉默半晌吩咐道:“安排下去,一定要保證運糧人的安全,尤其是大壯哥和二壯哥。”
京城比神樹村更冷,深秋的天氣已經有了隆冬的意味。
阿臻穿着薄棉衣,非常想念神樹村的宅院。
在那裡,他可以自由自在的跑跳行走,可以不在意種種暗算心機。
不知道小福圓現在在神樹村生活的怎樣,想必一定和從前一樣快快樂樂。
冬天即将到來,也不知白家的人今年還能不能如期來京城給他送紅薯。
阿臻眉頭緊鎖着,何順不敢繼續打擾。
他剛從皇後那裡回來,皇後的身體本來在他回京時有了好轉,但随着天氣愈發冷,她再次病倒。
太醫連連問診開藥,依然不見好。
還不到冬天呢,皇後宮裡已經燒了地龍。
何順知道阿臻焦心皇後的病情。
除了皇後,太後也染了風寒。
這真是個多事之秋。
“殿下,要不讓小圓寶進京,說不定她進京皇後和太後的病就好起來了。”何順咬牙說道。
他這不是沒辦法了,太醫不管用,民間的方子也沒效果,總不能眼睜睜看着殿下心焦下去。
說不定隻有小福圓的福運才能讓太後和皇後好起來。
說句誅心的,若是皇後和太後沒了,小主子在宮裡的日子隻怕舉步維艱。
必須要把兩座靠山保着。
“不可召。”阿臻說道,“我相信小圓寶說的話,她說進京就一定會進京,我們隻要等待就行。”
若是讓宮裡太後皇上任何一個人下旨讓小福圓進京,相信白家的人肯定不敢違抗命令,但這就違背了初衷。
再說了,小福圓也不是能被一道谕旨控制住的。
隻有她心甘情願的來京城才行。
何順明白了這個道理,答應一聲,恭謹的退下。
禦花園最後一片落葉落下時,太後的病情有所好轉。
“……阿舒,把阿染送來的話本子給哀家瞧瞧。”太後坐起身子,吩咐一旁伺候的常嬷嬷。
見太後精神頭旺盛,常嬷嬷心下跟着開心,笑盈盈的捧來了一大摞話本子。
太後随意的翻動,嘴角笑意愈深。
“這是芙兒家的老四寫的?”太後笑道。
“是呢。”常嬷嬷答道。
“他這字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哀家二哥的手筆呢。白家老四不是說有狀元之才的,沒想到卻和二哥一樣的愛好。”太後一邊看一邊饒有興緻的說。
“據說四公子一開始寫話本子為了賺潤筆費,他自打拿到鄉試榜首,整個淮城都在搜羅他寫的話本子。”常嬷嬷說道。
“農家養一個讀書人不容易,芙兒這些年辛苦了。”太後歎口氣道。
“太後,四公子已經在進京的途中了,說不定年前您就見到了。”常嬷嬷寬慰太後道。
太後帶着期待。
心裡已經在盤算到時候給老四說那一門親合适。
“這話本子寫的很好,找個時間咱們也演一出,請皇上和皇子們都來瞧瞧。”太後抽出一本話本子。
這本話本子十分精彩,說的是前朝太子不得民心失去大統,他府裡的馴馬師僥幸逃出,以太孫的身份籠絡各路人馬,妄圖讓黎民百姓陷入戰火中的故事。
“哀家聽說康王近來在府中也剛病愈,也請他一起看。”太後眼裡飛過一抹郁色。
“是。”
幾天後,滿朝文武都知道太後宮裡排演了一出極其精彩的話本子,要請皇親宗室文武大臣一起觀看呢。
……
神樹村,老白家。
已經入冬,天空陰沉沉的,看樣子第一場雪即将飄落。
小福圓坐在屋裡描九九梅花圖。
這是她每年冬天的消遣。
今年更是,二哥跟着大哥去了邊境運送糧食,私塾無限期停課,她不用去上課,每天在家裡吃吃喝喝。
偶爾看看一些風物志,那些書都是阿臻留給她的。
很多字她都不認識,連蒙帶猜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甄氏識字,她遇到不懂的會問自家老娘,甄氏會捧着書輕聲細語講給她聽。
“……三哥到這裡了……”小福圓指着風物志上關于南洋的輿圖說道。
“順利的話,你三哥年下就能回家。”甄氏笑着說道。
“大哥二哥現在能到這裡?”小福圓又翻到邊境的一節說道。
提到大哥二哥,謝春桃和尤金桂湊近了看。
“你大哥二哥這一走也沒有信息,我老擔心了。”謝春桃真情流露。
“大嫂,大哥二哥會沒事的。”小福圓說道。
“從前冬天家裡熱熱鬧鬧的,今年人少了,我這心裡總是空落落的。”許是快生産了,謝春桃格外多愁善感。
“咱們要不買幾個人使喚吧。”尤金桂對甄氏大膽提出要求,“家裡勞動力都不在,我看爹和奶還要幹活心裡挺不是滋味。娘,咱家現在能有條件使喚人,奶咋就不願意?”
甄氏知道尤金桂天天操持家務累着了,她心裡頭羨慕田麥苗,田麥苗那裡有五個使喚的人。
但那是在鎮上,很多人家都有使喚的人。
家裡添置使喚的人,白老太太第一個反對,她的原則是又不是高門大戶,以前咋活的,現在為啥就不能像從前一樣了。
“等開春在說吧。”甄氏說道,反正冬天都在屋裡貓冬,也沒有多少活可幹。
婆婆都這樣說了,尤金桂不敢有二話,卻看向小福圓。
小福圓沒有接收到二嫂的眼神,反而問:“爹和奶奶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