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紫霄國死士
宋時玥親自驗屍,果然有所發現。
甄良才看著她一副瞭然的神情,問道:「公主可是知道這些人的來歷?」
「根據他們身上的圖騰可以斷定,他們來自紫霄國,是紫霄國的死士。」
甄良才睜大了眼睛,「公主確定嗎?紫霄國可是已經滅亡百年了。」
「確定,之前就有發現,紫霄國死士重現。」
甄良才沒想到,之前刺殺宋時玥的人當中,有紫霄國的死士。
依照他對紫霄國的認知,和現在被分裂成的兩個新國家的了解,甄良才很快便想到。
「莫非紫桑國和雲霄國要合併了嗎?」
「我們是有那樣的猜測,也已經派人去了解了,但還沒有傳回具體的消息。」
「那公主認為,紫霄國的死士抓秦氏意欲何為?」
宋時玥思量一番,給他透露了一些。
「紫霄國死士與紫花宮有著莫大的關係。」
「那就是說,還是和前朝餘孽有關咯。」
宋時玥點頭,她更懷疑與鎮西王等人有關。
而他們的目的,也就不難猜出,是為了秦家的財富。
隻不過打著宋家的旗號,可以讓秦氏同他們站到一起,對付宋家,對付她。
更甚至,對付皇上。
甄良才總覺的,宋時玥沒有將話說盡,看她的眼神滿是疑惑。
宋時玥說道:「有些事情,甄大人還是去問顧玉宸吧。」
這話不是在推脫,而是有些話不該由她說出來。
甄良才點點頭,「該我知道的,顧玉宸是不會隱瞞的。」
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被調到京城,本是為了調查宋時玥幾番遇襲之事。
隻是等他入京,很多事已經明了,他又被委派了新的任務。
「皇上既然讓你參與調查前朝餘孽之事,很多事也是時候告訴你了,隻是最近,我和顧玉宸的事情太多,一直沒顧上,不如明天就讓他與你細說。」
宋時玥覺得,顧玉宸和甄良才更好交流。
甄良才又問,「那是否可以說,此事的確與睿王無關,他真的是趕巧了?」
「是否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還需要甄大人深入調查,畢竟在那麼偏僻的地方出現,太過巧合。」
也許,睿王提前得了什麼消息,或者睿王出現在那裡,另有其他的隱匿。
想到這裡,宋時玥匆忙告辭。
走出京兆府,赤影出現在身旁。
「少主,現在去哪?」
「我們去睿王救了秦氏的那個地方。」
宋時玥要親自去看看,那是個什麼風水寶地,竟然會讓他們在那裡相遇。
摘星樓。
顧玉宸和睿王把酒言歡,彷彿回到了一年多前。
睿王已有了醉意,有些口齒不清的說道:「玉宸,還記得以前,我們兄弟三人時常在這裡暢飲。」
「當然記得。」
那時,他還是個紈絝,如今,他已成了尚書。
小郡王也不再無所事事。
「你和榮澤都是大忙人,隻有本王,還在原地打轉。」
「怎麼會?王爺不是也承攬了很多政務嗎?」
睿王苦笑兩聲,「呵呵,承攬政務?不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不如你和榮澤兩人辦的差事重要。
他可是皇子啊,是王爺,父皇卻對他戒備有加,隻肯讓他處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還不如顧玉宸這個外人,臣子,跟父皇親近。
睿王一臉的不得志,鬱鬱寡歡。
顧玉宸關心道:「朝事沒有小事,王爺辦的事,亦是重中之重。」
「哈哈哈哈,重中之重?去督建慈幼局,也是重要之事嗎?」
「當然了,那些孤兒,皇上可是非常重視的。」
睿王嗤笑:「重視?重視卻把慈幼局建在偏僻的地方。」
顧玉宸聞言,明白了他會出現在那偏僻之處的原因。
「那不是因為那個地方住戶少,地方大,能建一個大的慈幼局嗎?」
「你是不知道,那裡何止是住戶少?幾乎是荒無人煙。」
顧玉宸笑了,「王爺說的太誇張了,京城的地界寸土寸金,怎麼能夠用荒無人煙形容?」
睿王頓時不高興了,「你在懷疑本王?」
他站起身,拉著顧玉宸往外走,「你這個肱骨大臣,現在就跟本王前去,看看那裡有幾個人。」
一看睿王急了眼,顧玉宸連忙將他拉回座位。
「我信,我信王爺的話,隻是覺得不可思議,沒想到京城還有那麼荒僻的地方。」
「哼!尚書大人是什麼身份,哪裡會知曉繁華背後的蕭瑟?」
顧玉宸有些好笑,感覺他們的身份顛倒了。
隻不過顧玉宸心裡也很疑惑,建設慈幼局,是為了做善事,也是為了能夠讓那些流離失所的孤兒,學到知識和技能。
景仁帝的初衷,可是要將慈幼局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怎麼會選到那麼偏遠荒蕪之地?
皇上知道此事嗎?
「來來來,我敬睿王一杯,你辛苦了。」
「辛苦?哪裡比的上尚書大人,你可是在為大楚朝鞠躬盡瘁。」
「睿王也同樣是啊。」
顧玉宸連忙給睿王填滿了酒杯,哄著他一口飲下,迫不及待的想讓睿王喝醉,免得一直繞著這個話題說。
京城的西南角。
這裡是整個京城最偏僻的地方,人煙稀少,房屋稀稀落落。
宋時玥和赤影緩緩的走在土路上。
「這裡為何如此蕭條?」
赤影回道:「少主有所不知,這個地方地處西南角,更像個孤島。」
這裡與前面的西大街,被一條七裡河隔開,也隔絕了繁華和喧囂。
「住在這裡的人出行,要靠船過河。」
「沒有架橋嗎?」
赤影搖頭,「若是有橋,又怎麼會因為出行不方便,而少人居住呢?」
「為何不架橋?」
「這個地方很早以前,是關押徭役的地方,後來被廢棄,官府就再沒有人問津。」
說話間,他們已來到河邊。
「那些人將秦氏抓到這裡,還未過河,就被睿王撞見。」
也就是說,河那邊有他們的據點。
七裡河還挺寬的,河面上隻停著一艘小船,擺渡的老漢看到他們,面露驚慌。
宋時玥上前溫和的說道:「老人家,這裡晌午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